汇聚质优价美电商知识产权服务机构
Alternate Text

专家智库文章

宋鱼水:用法律为知识经济保驾护航

发布时间: 2018-07-16 18:38        阅读量:3699

 2014年11月6日,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成立仪式上,人们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--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副院长宋鱼水。从这一天起,从业25年的她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新起点。

  “成为全国知识产权领军人才,这既是压力,更是动力,将激励我更加努力为知识产权事业作出贡献。”波澜不惊,淡定从容,一如宋鱼水多年从事知识产权司法审判工作的风格。

  演绎司法的艺术

  1989年参加工作的宋鱼水,对司法审判事业有着执著的追求。这些年来,她作为审判长,办理了许多疑难复杂案件,如《十送红军》著作权纠纷、高考试题著作权案、奥运口号著作权案、王老吉诉加多宝案等一审案件。多年来,她公正高效地审理了各类民商事案件1500余件,其中500余件属于疑难、复杂、新类型案件。而心中始终装着当事人的她,在维护法律尊严的同时,也在思考如何更好地让当事人花最少的代价,解决最头痛的问题。她经手的案件,每一个判决、每一份文书都是精品,她也因此被当事人誉为“辨法析理,胜败皆服”的好法官。

  2002年,当时身为北京海淀区法院知识产权庭审判庭庭长的宋鱼水,在一件颇为棘手的案件--北京一著名学者诉一家数字图书馆著作权侵权案中,她带领大家一起查资料、找依据,召开专家论证会,为主审法官审理案件提供大力支持。最终,法庭判决该数字图书馆构成侵权。作为有开创意义的典型案例,此案入选当年全国十大著作权侵权审判案例。

  奉献事业的精神

  多年来,在从事知识产权司法审判的过程中,宋鱼水善于钻研、勇于实践的精神一直为同事们看在眼里,服在心里。走上领导岗位后,她依然保持着勤于思考、不断进取的精神。

  一次,宋鱼水被派到美国学习培训,与她同行的同事发现,在半个月的学习生活中,尽管课程安排得很紧,但宋鱼水一直坚持每日及时整理当天的听课资料,记录感受和收获。白天,上课时,她聚精会神地听讲,每一个细节都要问到彻底明白为止;夜晚,当同伴们都入睡了,宋鱼水还在灯下阅读收集的资料,勤奋地整理笔记,撰写学习心得。在她看来,利用点滴时间写好学习报告,不仅可以及时真实、完整地记录下学习的内容,还可以提高工作效率。在她回国的第二天,一份沉甸甸的学习报告就已经放到了办公桌上。

  “设立知识产权法院,是一次重大的司法改革,对法官的专业水平要求较高。同时,改革也有一定难度,难度在于我们从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水平要尽快向发达国家水平看齐,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。”对于北京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设与管理,宋鱼水也有着深刻的思考。

  20余年的积累与磨砺,也使宋鱼水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。她不仅在审判中作出了出色的成绩,而且在司法审判理论研究道路上一路前行,写出了许多高水平的论文,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5篇,《论调解艺术》一文获调解技能与调解艺术学术研讨会一等奖,她带领大家编纂的《“数字图书馆”著作权纠纷的调研报告》获得第二届北京政法高层次人才论坛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,另有《辨法析理,胜败皆服--主审法官宋鱼水司法判例点评》《互联网的理性和秩序》《知识的力量》等多部编著作品。2005年6月,她被北京市委、北京市政府授予北京市杰出人才奖;2008年12月,她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首届审判业务专家。她还先后荣获了人民满意的好法官、中国法官十杰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、全国五四青年奖章、全国优秀共产党员、中国改革开放30年女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。

  如今,从知识产权法庭到知识产权法院,一字之差,对于宋鱼水而言,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。在实践中探寻理论,用法律促进和谐,她用满腔的热情倾注在审判事业上,怀着对公正的追求和对法律的挚爱,办好每一起案件,从案件中寻找法律的真谛,从而从根本上解决纠纷并处理好其背后的社会问题。“在这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探索之路上,我愿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,建设法治中国,加强知识产权保护,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。”宋鱼水道出了心中的希望。(中国知识产权报 记者 赵建国)

热门推荐